去超市買東西找零的一毛錢能干什么?有一種叫“微捐”的慈善說明,這些一毛錢,真的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微捐”,指的是把自己日積月累的零錢捐出去的一種慈善行動。捐贈不論多少,只要有愛心就好,慢慢就會幫助更多的貧困者,去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自己也通過“微捐”享受助人的快樂。 如今,這一慈善概念,隨著一對夫妻的家喻戶曉,正在成為一種時尚。 “微捐”漸成時尚 “5包小筆記本,5盒圓珠筆……這就給你裝好,你過來時直接就能拿走。” 在吉林省長春市光復路批發(fā)市場太平街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面僅有5平方米,在兩排堆滿紙、筆、本等文具的貨架中間,是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道。 店主夏志國坐在門口,接著電話。要不是倚在凳子和墻壁中間,他旁邊那張滿是劃痕、褪了顏色的小木桌,恐怕早就散架了。夏志國推開桌上的塑料杯,在記事本上記下訂單。 就是這家再平凡不過的5平方米小店,就是這對一分一厘賺錢、節(jié)儉度日的夫妻,14年間,走進30余所學校,為8000余名學生送去文體用品,捐獻物品金額近60萬元。 近日,這對“慈善夫妻”正式榮獲第七屆中華慈善獎,成為了“最具愛心慈善楷模”。在北京參加完系列活動,有關(guān)“慈善夫妻”帶動起來的“微捐”話題卻在持續(xù)發(fā)酵。 在江蘇揚州大學,一個命名為“五角社”的“微捐”項目,已經(jīng)運行了近半年?!拔褰巧纭比∫饷咳嗣刻熳栽缸⑷胛褰清X。從2011年11月份開始,揚州大學法學院1002班的同學每天將五角錢存入基金會,從無間斷。 “我們從每天的小零食、飲料中節(jié)省五毛錢,一個月下來就能省15元,50個人的班級就能省750元,足夠讓幾個貧困的孩子能上學、有書讀”的負責人陳陽說。“五角社”的意義就在于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目前已經(jīng)有4000多元的啟動資金。 “五角社”把資助對象設(shè)定為安徽部分山區(qū)的小學生,社員與山區(qū)學校聯(lián)系,了解具體貧困學生的情況。確定資助對象后,“五角社”將每月定期為結(jié)對學生匯去生活費,或者為其購置一些課外書本、文具等。 在深圳,剛剛啟動不久的深圳2011年度慈善捐贈榜編制活動中就首次明確,往年“個人捐贈價值超過1萬元人民幣,企業(yè)捐贈價值超過10萬元人民幣”方可上榜的“門檻”徹底取消,提倡并接受“1元錢上榜申報”。 來自凡人的點滴善舉,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guān)注。事實上,慈善并非是富人的專利,中國慈善事業(yè)必將從富人慈善過渡到全民慈善。從出爐不久的“中華慈善獎”單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慈善夫妻”,更有磨刀老人吳景泉等“微捐”楷模,他們用堅忍和大愛身體力行長期行善,并因此感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