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男,1983年1月生,中共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編輯、記者。14年來,他為貧困學子提供資金幫扶、簽署器官捐獻協(xié)議、成立“友鄰志愿服務隊”。近年來,鄭友獲評重慶市“十佳田坎記者全國優(yōu)秀公益記者”“重慶好人”等稱號。
身體力行助人脫困
14年職業(yè)生涯,鄭友在報道新聞事件中募集到的善款超過300萬元,讓30余戶處于困境中的家庭回歸生活正軌,100余人重拾生活信心。
2016年8月,大渡口區(qū)國際復合材料廠工人馬某飛去世,捐獻器官救人兩個月后,他的兩個孩子意外早產(chǎn),生命危在旦夕。鄭友在報道并呼吁社會救助這個困難家庭的同時,積極幫助這個家庭在一周內(nèi)籌集到20余萬元善款。
同樣在死亡邊緣徘徊,經(jīng)鄭友報道后被社會廣泛關(guān)注的還有“小得救”。12歲的“小得救”因先天性畸胎瘤被親生父母遺棄,養(yǎng)父母收養(yǎng)后卻無錢給她治病。從2012年開始,鄭友一直持續(xù)關(guān)注這個小女孩,通過連續(xù)追蹤和媒體呼吁,共為她募集善款近9萬元?;I得善款后,醫(yī)院為“小得救”做了畸胎瘤全切手術(shù),讓她重獲新生。
點滴微光照亮他人
2020年初,來自湖北利川的方某斌一家人暫住重慶。妻子剛動完手術(shù),兩個孩子嗷嗷待哺,找工作又四處碰壁的他,在絕望中通過網(wǎng)絡求助找到鄭友。在交談中,方某斌甚至表露自己有了輕生的念頭。鄭友一邊安慰方某斌,一邊給素昧平生的方某斌轉(zhuǎn)去600元錢,鼓勵他直面困難。接下來,鄭友墊資3000元錢,為方某斌一家人租好房屋,將這一家人暫時在重慶安頓下來。隨后,他又牽線搭橋在九龍坡區(qū)石橋鋪的一家貨運公司為方某斌找到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工作。
正是鄭友的關(guān)愛,最終支撐方某斌一家人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一段時光。之后,他一家人的生活逐漸走上正軌。時至今日,35歲的方某斌仍一字不漏地保留著和鄭友的聊天記錄。他說:作為一名陌生人,鄭友如此慷慨相助,解的不是他一時之困,而是救了他一家人,這個恩情終身難忘。
而早在此前,鄭友先后以個人名義對奉節(jié)、長壽、墊江等在內(nèi)的多名困難學子進行過一對一的長期性資助,用自己的點滴微光照亮他人前行之路。
力所能及溫暖社會
為讓特殊群體感受到社會溫暖,鄭友牽頭成立麗景社區(qū)“友鄰志愿服務隊”,經(jīng)常性發(fā)動愛心企業(yè)開展慰問活動。如今,隊伍壯大到近百人,服務時長超過3000小時。其中,2021年中秋節(jié)前夕,服務隊對麗景社區(qū)近20戶困難戶、空巢老人及殘疾人進行結(jié)對幫扶。
2017年9月,在大渡口區(qū)金泰路采訪中,鄭友獲悉顏某兵患有先天性耳聾的女兒夢想擁有一臺電視機幫助糾正普通話發(fā)音后,除了將隨身攜帶的數(shù)百元現(xiàn)金交到對方手上,還于次日自掏腰包購買一臺電視機送到他的家中。墊江縣新民鎮(zhèn)8歲女孩董某潔患上白血病,正是鄭友的呼吁,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如今,當初倍受病痛折磨的董某潔出落成嫣然少女,2020年,更是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重慶交通大學。四川閬中的夏某蘭,龍鳳胎出生時兒子夭折女兒病危,她靠著售賣氣球籌錢。鄭友介入后,兩天時間便募得35萬元善款,解決了她們一家人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例,在鄭友的從業(yè)生涯中不勝枚舉。
作為一名媒體人,鄭友長期奮戰(zhàn)在一線,弘揚傳播社會正能量,獨家挖掘報道了“時代楷模”楊雪峰、“無腿村醫(yī)”李菊洪、“拾荒校長”吳定富、“新時代忠誠為民的好民警”馮中成等先進典型。在生活中,鄭友熱心公益,是充滿愛心的紅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
在鄭友的筆下,有時代變遷、社會發(fā)展,有百姓生活、百味人生。善是一首沒有休止符的歌,綿延不絕,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溫暖社會,鄭友將一如既往,勇往直前。(責任編輯:高晟寒 蔣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