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似鼎如尊,气势恢宏。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并不时询问相关研究工作进展。随后,总书记察看了中国历史研究院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献档案,并在中国历史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果展前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视通万里、融通古今,为强国复兴谋深虑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举旗定向,充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创新精神,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坚定使命担当和战略气魄,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深刻回答“中华文明何以伟大”的重大课题
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朱书文字陶扁壶、彩绘龙纹陶盘,夏代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一件件精美的出土文物,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足迹。“4000多年前的东西这么精致”,“这个技术在那时是很先进的”,“真漂亮!制作工艺太精湛了”……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有什么特殊之处?中华文明究竟何以伟大?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对这个事关中华文明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作出深刻阐释。他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观察和审视我们民族发展的历程,精准概括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清晰标注出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用科学理论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史学重大学术项目。图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大楼外观。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在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的提出,既清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整体面貌,又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特殊优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
“突出的连续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贯通古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人类文明。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这是世界文明的奇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突出的创新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充满活力、敢于创造的人类文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生发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阐发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哲理,孕育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改革政论。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突出的统一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保持稳定、具有强大向心力的人类文明。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理念,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心,强化着中华民族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注入精神力量。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突出的包容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历来以“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为理念,展现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突出的和平性”,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坚持求同存异、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历来以“君子和而不同”为信条,以“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为追求,以“天下大同,声教远被”为志向,凝练出“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品格。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为深厚基础,以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历程为参考观照,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阐明了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的根本原因,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性、强大的思辨力和科学的指导性,为赓续中华文脉、创造面向未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下了牢固的思想根基。
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合生万物。”“结合”是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的科学方法和政治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结合”,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熟练掌握和运用“结合”这个传统政治智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这个来自欧洲的思想,为何能在万里之遥的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20世纪以来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文明创造?其奥秘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掌握了“结合”的精髓要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图为中国考古博物馆序厅。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邃思考,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命题。“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新时代继续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关键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能结合、怎样结合”的重大问题。“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将中华文明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就一定能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一往无前。
科学指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也是这次座谈会发出的最清晰、最响亮的时代强音。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他就深情指出:“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一路走来,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致敬,始终如一、愈加深厚。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篇即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总书记郑重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时代的呼唤、党和国家的需要、中华民族的期盼。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明确提出这个使命任务,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宏阔历史视野和思接千载的历史眼光。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历史和时代课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自信才能自强,我们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沿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定向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图为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司母辛铜方鼎”。 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秉持开放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放中成长,在包容中发展,在借鉴中丰富,为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注入了不竭动力。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为理论和制度创新奠定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秉持开放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就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源泉、动力和路径。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同时,要固本开新、勇于开拓,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是创造了高度文明、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深厚文化情怀的伟大政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伟大的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