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活动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红色志愿服务擦亮文明底色、突出典型培树凝聚温暖力量……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深入开展“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形成纵向贯通县乡村、横向覆盖党政群体的文明实践网络,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着力点,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办实事解难题。同时,深入挖掘“抗大”红色文化和李保国先进事迹,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新思想文化阵地。
传承时代精神,暖心服务群众
10月14日,在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郭素萍为果农讲授果树种植知识。新华网 李然 摄
10月中旬,在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连片的苹果园果实累累,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在管理得当、疏密适中、不得病的情况下,这样的果树寿命达到30多年没有问题,但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技术指导郭素萍老师正在为果农答疑解惑。
资料图:2022年3月5日,“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开展果树养护技术指导。(内丘县宣传部供图)
“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成立于2016年5月,是根据李保国老师生前为岗底人打造的富岗苹果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而取名,由郭素萍、齐国辉等老师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撑。小分队现有成员60余名,均为获得初、中级果树工证书或技师证书的果农。
每到果树管理的关键期,队员们就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近年来,小分队已开展技术服务9000多人次,深受当地果农欢迎。
这是10月14日拍摄的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华网 李然 摄
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便民工具柜”(10月14日摄)。新华网 李然 摄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岗底村,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在位于村居主要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岗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和平说:“我们的宗旨是‘科技富农促振兴,以文化人树新风’。为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实践站开设了‘便民工具柜’,放置锨镐锄筢、喷雾器、锤子、剪子等常用工具,供村民应急借用。后来,经过征集群众意见,又添置了村民不常用、用一次又不值得买的工具,比如电笔、冲击钻、电锤、锯子、安全梯子、三轮车等,都可以免费借用。”
据介绍,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综合服务站、李保国128科技服务小分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村民广场、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村史馆、果润农资服务部、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
资料图:7月6日,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内丘县宣传部供图)
除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以外,岗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着力打造爱老、护老、育幼、传统文化传播等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双争”活动深入开展。
志愿者每月抽出一天为村里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提供维修家具服务,平时群众也可将需要修补的东西拿到志愿小屋进行修补。村民们还自发组织了孝老爱亲饺子宴,每月初一把村里的老人请到文化活动中心吃一顿饺子、理一次发、看一场文艺演出。村里还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弘扬岗底村良好“家风”氛围。78岁的村民王海书说:“志愿者的服务让我们这些老人感到很温暖,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10月14日,讲解员正在介绍李保国先进事迹。新华网 李然 摄
“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走进庄严的李保国先进事迹展览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褪色的老物件、一个个还原的真实场景展现在眼前。
参观者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重温了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他帮助百姓致富过程,同时也激活了人们心中对李保国同志的回忆。
“没有李保国老师,就没有我们岗底村的今天。1996年的那场洪水冲毁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山场果树遭受了严重损失。就在那个时候,李保国老师来到了岗底村,是他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这一帮就是20年。虽然李保国老师去世了,但是我们要把他的精神和事业传承下去。李保国老师去世3年后,他未来得及完成的重茬大树苗建果园的实验在我们村完成了。今后,我们还要沿着李保国老师的足迹,传承他扎根太行、服务群众的精神和遗志,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感慨地说。
据了解,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始建于2016年,先后被授予河北省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河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全省关心下一代爱党爱国教育基地、中共邢台市委党校(李保国干部学院)教学基地等29个教育培训教学基地。
擦亮红色名片 赓续红色血脉
资料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外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供图)
十月的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金风送爽、绿树成荫。通往这里的高速公路上可谓车水马龙,人流络绎不绝。沿途鲜红醒目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红色标语、“烽火熔炉”巨型雕塑……无不给到访者以深邃凝重、庄严肃穆之感。这里,处处彰显着与众不同、历久弥新的红色气质。
党旗鲜艳,旧壁苍黄。走进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一股铿锵而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太行山区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就设于此。这里,曾锻造出一批批民族精英,他们把革命的火种播向长城内外,撒遍大江南北。
10月15日,观众参观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新华网 李然 摄
“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1939年,抗大总校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随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馆长杨树介绍的不断深入,一段段珍贵的历史影像、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现在眼前,展示抗大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10月15日,小志愿者们观看“抗大体育精神专题展”。新华网 李然 摄
近年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推动“双争”活动持续开展,以“开展志愿服务,文明温暖生活”为思路,精心打造抗大小主播、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项目,培训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到抗大电台红色故事音频录制和陈列馆的讲解中。同时,学生们还参与捡拾抗大栗、掰玉米、打扫卫生等一系列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抗大陈列馆讲解员、“抗大之声”红色电台工作人员袁晓红说:“孩子们报名踊跃,学得认真,目前我们已培养了抗大小主播326名,抗大小小讲解员266人。活动不仅使孩子们锻炼了口语表达,提升了综合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洗礼,达到了弘扬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目的。”
10月15日,小小讲解员为观众讲解。新华网 李然 摄
浆水完全小学五年级的小小讲解员冀林莹分享时说:“经过老师们的指导和实践演练,讲解基本已经得心应手了,虽然讲解了很多遍,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10月15日,抗大小主播正在播报。新华网 李然 摄
目前,邢台市已有15所学校建立起抗大红色少年广播站,2万多名中小学生参与到抗大小主播的选拔中,2000名学生参与了抗大小主播体验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11000个小时。
图为邢台市浆水镇安庄村抗大旧址(10月15日摄)。新华网 李然 摄
据了解,抗大陈列馆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等18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同时,为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邢台市以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大旧址群为核心,启动抗大旧址群共享共建项目,串联安庄村及周边各旧址村,活化利用革命旧址资源,设立红色文化现场教学点,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作用的同时,积极融入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安庄村红色文化现场教学点年接待游客人数近百万,带动了老区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
拓展文明实践,幸福千家万户
图为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月15日摄)。新华网 李然 摄
走进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富兴社区,小区内老人憩聊,孩子嬉闹,这里居民居住条件舒适,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在这片生活场景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基层,创新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让文明之花开放在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墙分为红色驿站、书香中国、百姓议事厅等主题(10月15日摄)。新华网 李然 摄
在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厅,抬头可见一道色彩亮丽、主题鲜明的文化墙。富兴社区党委书记邓为娜告诉记者:“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总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建有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百姓议事厅、妇女儿童之家、图书室、棋牌室、舞蹈室等。目前,社区志愿者136名,都在践行‘双争’活动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拉近与群众之间距离,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富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信都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实习车间(10月15日摄)。新华网 李然 摄
“我们社区是邢台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人口3468户,其中含残疾人家庭318户。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置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实习车间,为残疾人提供缝纫培训。其实多数残疾人有一定心理障碍,恐惧进入社会,所以我们还为他们提供岗位介绍、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服务。现在车间工作人员12名,环境很宽松,彼此也很关爱。比如车间有位22岁的月月,智商只有12岁。来到车间以后,不爱说话的月月也慢慢开朗起来。现在车间熟练一点的员工,月工资能达到小一千元,这对于他们来说,维持基本生活没问题了。”邓为娜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是要为居民排忧解难。”为推动文明工作走深做实,富兴社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思路,建立“百姓议事厅”微信群17个,居委会、保障房中心人员、物业、派出所、楼长、志愿者等多方进入百姓议事厅群。甭管居民遇到啥急事、难事、闹心事,群里一呼叫,保准有人回应,实现矛盾问题3秒有应答,5分钟上门,1天可解决。
今年6月,5号楼居民发现楼内有烧胶皮味,在群内寻求帮助,当时已是深夜,楼内志愿者逐户敲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号楼楼长杨玉彬说:“我每天在百姓议事厅群内发布和关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现在和楼里的居民相处像家人一样。在工作中,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接受别人的爱心,同时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资料图:10月7日,志愿者看望社区孤寡老人。(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富兴社区供图)
在富兴社区的“智慧养老”之家,每天都有志愿者义务看望孤寡老人。18号楼的宋书凤是一位83岁的独居老人。在这里,她不仅获得生活上的照顾,而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宋书凤开心地说:“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人惦记着我,社区的孩子们真是把我当家人,每天都来陪我说话解闷,有时侯她们家里做饭也会给我带一份,真的蛮感谢她们。”
资料图:10月23日,富兴社区开展义诊活动。(邢台市信都区李村镇富兴社区供图)
近年来,富兴社区还根据“老、小、弱、特(特殊群体)”多的特点,每月定期围绕老人以及未成年儿童开展关爱服务。在寒暑假期间为辖区居家青少年开展特色公益课堂,组建夕阳红舞蹈队、戏曲队、老有所为巡逻队,同时与辖区卫生院工作人员联合开展义诊进社区活动,定期(每月第二周的周二)为老人提供医疗咨询、常规检查服务。
资料图:10月15日,“向日葵”儿童志愿者队开展社区活动。(邢台市信都区富兴社区供图)
此外,富兴社区还建立了“向日葵”儿童志愿者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年10月开展的规范自行车治理工作中,孩子们规劝小区4号楼一位老大爷不要随意停车,老大爷说:“孩子们让我推走,我就推走。何况现在‘双争’活动搞得这么火热,我也得做个文明市民,为邢台争光争气。”
“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在邢台市全面开展,全市建成55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完善了6061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532个爱心驿站的文明实践功能,打造了11个‘温暖之城’主题公园。同时,设立贯通市、县、乡、村和小区共计8500余个‘百姓议事厅’微信群,选树9800多名群众信任、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文明实践联络员’为群众解决问题40余万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村庄’。”邢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座温暖的城市,必然是将“人”放在中心位置。邢台市多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双争”活动,一方面拓展文明实践,让温暖直抵心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地,解决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方面加强文明培育,让温暖触手可及,通过树典型、立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既提升城市温度,也增强了每位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太行泉城”逐渐成为百姓心中的“温暖之城”。(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