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9号——这是一个历经百年岁月永葆红色气质的地理坐标。
9月26日拍摄的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9号的觉悟社旧址。新华网 李晏 摄
“这是一座红色主旋律纪念馆,馆舍为清末民初多进三合院格局,青砖灰瓦,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1919年9月16日,五四运动高潮时期,20个进步学生为了探求真理相聚在三戒里49号,成立了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来到了天津市河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觉悟社纪念馆。
泛黄的报刊、模糊的黑白照片,锈迹斑驳的徽章……400余件藏品生动诠释了社员们在五四运动高潮中所表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觉悟社纪念馆于1986年对外开放,我们走过的每一块砖,看到的每一片瓦,都是100多年前的原貌。当年就是在这座小院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天津青年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记者仿佛回到了那段探求真理、满腔豪情的革命岁月,感悟到穿越百年历久弥新的红色气质。
9月26日,在天津市觉悟社纪念馆,工作人员向“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讲述一百多年前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英勇事迹。新华网 钟奕 摄
时间回到今天,觉悟社纪念馆仍然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是来自天津市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在馆内开展各项公益服务活动,架起纪念馆和社会公众的桥梁纽带。他们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巡回宣讲政策理论,打造了一支有活力、有特色、有成效的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将志愿服务精神和热情广泛传播,吸引着更多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作为天津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觉悟社纪念馆注重红色精神传承,贴近百姓宣讲需求,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延伸党史学习教育触角,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前沿阵地”,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长期开展群众性红色文化惠民实践活动,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课堂。
据了解,觉悟社纪念馆全年免费开放,在常设展览之外,常年举办时代主题鲜明的临时展览,致力于让红色文物“活”起来,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月23日,天津市津湾广场海河夜景(6张照片拼接)。新华网 钟奕 摄
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这个地理方位是天津市著名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
浑厚有力的发问声和着清脆响亮的回答声,“爱国三问”萦绕在五大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里。
9月27日,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志愿宣讲员张振东向新华南路小学学生发出“爱国三问”。新华网 钟奕 摄
“这里占地1.28平方公里,纵横23条道路,总长17公里,有风格各异的小洋楼2185栋。五大道是历史的记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名人云集,住过著名的教育家、爱国将领、抗日英雄……各界中外名流在这里留下了229处名人故居等历史风貌建筑,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见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激情飞扬地给一群小学生讲述五大道的历史。
9月27日,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志愿宣讲员张振东为新华南路小学学生讲解五大道的历史故事。新华网 钟奕 摄
“孩子们,通过我的讲解,你们知道了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成立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拥有的。希望你们继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老人名叫张振东,今年80多岁,是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志愿宣讲员之一,常年为游客讲解五大道的故事,已经开展义务讲解5000余场,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无数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通过他的讲解,不仅了解了中国近代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更爱上了天津,爱上了五大道。
9月27日,来自天津市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的小志愿者们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向游客宣传“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新华网 钟奕 摄
据了解,为推进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强化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积极与三盛里、友谊里等社区开展文明共建活动,通过招募志愿宣讲员、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劝阻不文明行为等,引导社区群众主动参与景区建设管理,不断提升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覆盖面和游客文明程度。同时,为社区送去景区旅游书籍、图册、光盘等,使社区群众能够主动参与到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建设管理上来,自觉维护景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对天津近代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李晏 于珊 钟奕 普韵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