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電影節(jié)上神奇奪冠的《白日焰火》,就像是199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上替補南斯拉夫參賽的丹麥隊。作為主競賽單元相對名氣最小的一部華語電影,卻幾乎拿走了盛宴上所有的蛋糕。隨著這部神秘之作3月21日的公映,人們心中的疑問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答案。 這的確是一部個性獨特的作品。當你翻閱劇情簡介,幾乎要隨著“懸案”“誘惑”這些刺激的字眼把自己調節(jié)到愛情懸疑類型的觀賞模式時,影像卻以既不舒服但又迷人的感覺,一下子把觀眾拽進片中那個幽遠深邃的世界。直到看完,才發(fā)現手心已捏出一把細汗,原來這電影就像冰原中的一星篝火,雖寒徹刺骨,但卻仍可感知溫暖。 這就是影片的特別之處。它講述一個高度類型化的故事,有情愛,有罪惡,有懷疑,但卻是以一種非常規(guī)、反類型的方式。一般說來,典型的類型片應該如同一臺機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經過計算和度量,長短輕重都針對特定市場量身定做,精致且可復制。國產商業(yè)片往往還達不到這種精準,更多時候則是明星主創(chuàng)、時興話題等市場元素的拼湊。而《白日焰火》則是另一重境界:在熟諳了類型手法后,創(chuàng)作者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帶著對類型傳統(tǒng)的戲謔,將受眾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影期待打碎。但解構之后更有建構,在舍棄了表面的完滿和諧后,影片堅守的仍是藝術永恒的主題——對復雜人性的探尋。而這卻恰恰是當下國產電影中所稀缺的。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看上去興盛繁榮,票房紀錄不斷被刷新。但國產影片平均水準不高、高度同質化的現狀也無可否認。一個成熟的市場在量產符合工業(yè)標準的商業(yè)類型片的同時,也應有足夠的容量去接納一些與眾不同的作品。像近來產業(yè)化相當成功的韓國電影,不僅在商業(yè)片上從模仿香港、好萊塢到現在作出自己的特色,也常有成功的藝術電影。無論是電影業(yè)內,還是觀眾,都需要一些新鮮空氣,也能反哺產業(yè),保持創(chuàng)作的生命力?!栋兹昭婊稹返囊饬x便在于此。 除了創(chuàng)作者,對于《白日焰火》這樣特立獨行的作品,投資方的勇氣與遠見也非常值得贊賞。這讓筆者想起了米拉麥克斯,這家公司專注挖掘小眾電影作者,不僅奉獻出《性,謊言,錄像帶》《低俗小說》等影史杰作,捧紅了昆汀·塔倫蒂諾、史蒂文·索德伯格等影壇巨匠,而且還成功地將小眾文化融入大眾市場,自身也屢獲奧斯卡。所以,這種獨到的投資眼光不只對創(chuàng)作者是鼓勵,從長遠來看,投資者自身也會從中獲益,從而達成雙贏。中國電影市場不僅需要自己的昆汀,更需要自己的米拉麥克斯。 《白日焰火》在柏林的摘金奪銀,有實力的底氣也有偶然因素,但獎項的意義不只是一陣歡呼,而在于推動小眾電影進入大眾視野,從而激勵華語電影展示自身多樣性,使更多人從模式化創(chuàng)作中跳出來。(曾德鐳)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涵養(yǎng)對傳統(tǒng)的敬畏之心
已是最后一篇
-
涵養(yǎng)對傳統(tǒng)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