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韓國確立了“文化立國”的思想,政府開始大力扶持和保護本國影視產(chǎn)業(yè),之后“韓流”以驚人態(tài)勢席卷亞洲,創(chuàng)造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對于很多國人來說,十幾年追劇路,韓劇“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可對于歐美市場來說,泡菜文化顯然還未能征服老外的心。 去年“《甄嬛傳》將登陸美國主流電視臺”的一則新聞,曾引起一陣熱議,但隨之而來的是,要想獲得播出,原本的76集必須經(jīng)過當(dāng)?shù)仉娨暸_的重新刪減和剪輯。這就得引申到歐美電視臺的播出機制,他們會把電視劇和肥皂劇嚴格區(qū)分,諸如《生活大爆炸》、《破產(chǎn)姐妹》等屬于肥皂劇,一般時長較短,但播出周期會相對較長,每一季播出二十多集;而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劇,類似于《紙牌屋》、《絕命毒師》這樣的,一集50分鐘左右,每一季一般13集左右。而韓劇制作動輒三十集起跳,偶像劇也基本保持在二十集出頭,顯然和歐美市場需求的電視劇產(chǎn)品“型號”不符,很難打入歐美市場。 即便像風(fēng)靡一時的韓劇《大長今》經(jīng)過重新剪輯在芝加哥有線電視臺播放了,基本也是仰仗著外國人對東方一定的獵奇心理,甭指望他們真能看懂里面的儒學(xué),復(fù)雜的宮廷斗爭,壓抑扭曲的感情糾葛,畢竟文化背景差異是不爭的事實。但放到亞洲市場則不然,畢竟地緣相近、文化同質(zhì),大家都在同一個文化大背景下浸淫了幾百年。 還有韓劇家庭劇中絮絮叨叨的那點家長里短,不就是我們這些三姑六婆聚在一起聊的八卦嘛;男女純愛的賣點,更是無奈唱著“過了愛做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的老中青女性急需的愛情良藥,有些韓劇女主角不漂亮不性感不聰明不能干,仍舊可以讓多個高富帥“歐巴”盡折腰,同樣滿足了絕大多數(shù)觀眾心中的灰姑娘情結(jié)。 同中國一樣,韓國電視劇受眾主體為女性,而他們電視劇產(chǎn)業(yè)中,女性編劇的數(shù)量(約80%)也遠遠多于男性編劇(約20%)。這種女性強勢占比直接決定了韓劇整體節(jié)奏緩慢。這要是放到歐美,觀眾怎么受得了,一集《神探夏洛克》需要動用的腦細胞比看一百集“星星”還要多,看個《紙牌屋》要對美國的政治背景有一定了解,《唐頓莊園》里那種要拐好幾個彎才能領(lǐng)會到的冷幽默,即便是《24小時》、《迷失》等,習(xí)慣了這樣的節(jié)奏,冷不丁看韓劇,估計會懷疑卡碟了。 但國內(nèi)韓劇粉絲們好的就是這口,長度長不要緊,正好可以邊干家務(wù)邊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還不耽誤理解劇情;劇情慢不要緊,正好可以一邊聊天、網(wǎng)購,掛著視頻網(wǎng)站,反正接下來怎么演,根據(jù)韓劇一貫套路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重點是在“歐巴”的大長腿,女主角的服裝配飾發(fā)型妝容,間或看看異國風(fēng)光。韓流所趨,越來越多的韓劇里開始有了歌謠界偶像們的身影,主演也好,客串也罷,足以吸引一干花癡死心追劇。這種韓式造星策略,放到歐美市場半點效果也無,98%的歐美人對于亞洲人都是臉盲;至于時尚潮流,就更不是崇尚自由、追逐個性的歐美人的菜了。(白色向日葵)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說真話更容易使人穩(wěn)定”是回歸常識
已是最后一篇
-
“說真話更容易使人穩(wěn)定”是回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