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的政治靈魂和精神之“鈣”。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理想信念既是一種精神現象,也表現為一貫的實際行為。踐行群眾路線,必須做到思想和實踐兩手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終落實到行動上。 理想信念來源于社會實踐,同時對社會實踐具有反作用。理想信念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是思維與實踐主體自覺的理性選擇。理想信念在社會實踐中表現為思想與實際、觀念與行為的結合,支配主體的實踐活動。理想信念內化于心,成為穩(wěn)固的信條和觀念;外化于行,支撐一貫的行為方式、工作作風和現實追求。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黨員干部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表現和現實追求。 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把理性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必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扎扎實實地踐行群眾路線??梢哉f,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是堅定理想信念的體現,是黨的先進性和黨員黨性的體現,堅定理想信念必須落實到踐行群眾路線上。 踐行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應有之義。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基本原理的系統(tǒng)運用和具體化。信仰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要深刻理解、真正做到尊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相統(tǒng)一,堅持為共同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相統(tǒng)一,做好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相統(tǒng)一。 踐行群眾路線是黨的奮斗目標的內在要求。人民群眾是價值判斷和價值實現的主體,人民群眾的需要及其滿足程度是價值評判的依據和標準。需要和利益是人民群眾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深層動因。我們黨所做的一切,所追求的現階段發(fā)展目標和長遠奮斗目標,說到底就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的表達,包括人民群眾對物質利益、精神享受的需要和追求。小康社會、和諧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都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 踐行群眾路線是黨的宗旨的實現途徑。永遠植根于人民,是我們黨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一心想著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立場出發(fā),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造福于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能把黨的宗旨落到實處。也就是說,只有踐行群眾路線,才能實現黨的宗旨。踐行群眾路線,黨員干部要善于做群眾工作,善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求教,誠心接受群眾監(jiān)督批評,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踐行群眾路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障。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打贏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zhàn),必須勇于、善于闖難關、涉險灘。改革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群眾,改革的有效辦法來自人民群眾。黨員干部在推動改革進程中,必須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群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補精神之“鈣”,去行為之“垢”,切實革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之弊,真正把人民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把改革藍圖變成現實。(于向東 作者為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